2024年暑期,365組建六支社會實踐團隊共60餘名大學生分别前往八步區、鐘山縣、平桂區羊頭鎮、昭平縣樟木林鎮等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平桂區羊頭鎮金竹小學,“紙上生花”實踐團和“非遺·紙上風華”實踐團的志願者們,圍繞傳承非遺技藝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開展關于衍紙和折紙、壓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宣講活動及民族團結相關知識普及活動。
在樟木林鎮平田村,“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獻禮”實踐團的志願者們積極對接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跟随遍訪脫貧群衆,了解其生産生活狀況,撰寫村莊科學制定鄉村建設規劃、提升鄉村網格化治理水平等調研報告,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意見建議。
“紅色賦能鄉村,青春逐夢飛翔”實踐團的志願者們走進英家紅色基地,參觀英家起義紀念館,通過紀念館珍貴的曆史文物、詳實的史料記載和生動的圖片展示,深入了解了英家起義的背景、過程和重大意義。并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遊客提供導覽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着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傳承非遺技藝,赓續文化薪火”實踐團的志願者們則深入賀州當地瑤寨、瑤族服飾傳承基地、傳習館等地,開展了以挖掘賀州國家級非遺瑤族服飾文化内涵為主題的中華文化傳承活動”。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不僅在實踐中檢驗了專業學習能力,在實幹中增長才幹,還加深了對國情、民情的了解,砥砺了品格意志。